深圳先行示范区三周年: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14项已完成-澳门太阳成tyc122cc

  • 商洛在线
  • 2022-08-18 16:10:17
  • 来源:南方日报

鹏城八月,草木葳蕤。

走进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众多科创产业园、科研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深港协同创新中心、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和二期、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量子研究院、河套国创中心等项目散布其中。

今天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砥砺前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进入全面铺开、纵深推进阶段,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截至目前,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中,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14项已经完成,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42项取得重大进展,5方面47条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深圳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

三年高水平的发展积累,让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更显生机勃勃,其独特的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向世界展示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创新生态变革发展质量跃升

8月1日,深圳企业元戎启行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车辆的感知系统提前识别周围车辆及其移动方向和速度,并调整自身速度安全通过。面对突如其来横穿马路的行人,系统踩下刹车,礼让行人。

一辆“聪明”的自动驾驶汽车背后,是深圳千亿智能网联产业集群的崛起之势,更是深圳以创新为要,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的生动注脚。

过去几年,深圳着力推动创新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已逐步建立起“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产业化 科技金融 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随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地建设,鹏城实验室、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一批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形成,深圳基础研究能力也实现稳步提升。目前,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突破5%,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

创新要素涌动,经济稳中见韧。2021年,深圳gdp实现3.07万亿元,同比增长6.7%,继上海(2017年)和北京(2018年)之后,成为国内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2022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5016.91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在一线城市中位列第一。

企业生态得到进一步完善。截至2022年7月,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万家、世界500强企业达10家、境内外上市企业突破500家,经认定的市总部企业数量达319家。

今年6月,深圳还制定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8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一群一策”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上半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1.8%,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良好的环境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汇聚深圳。74位全职院士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超2万人……从当年的“孔雀东南飞”到如今的全球英才聚鹏城,一拨又一拨时代追梦人正在深圳的“创新链条”上爬坡跃升,助推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

综改蹄疾步稳开放上新水平

近日,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报送至国家发展改革委,成为全国首个正式申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项目。

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党和国家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这是新时代深圳先行示范区发展的关键一招和重要抓手。

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深圳以综合改革试点为重大抓手,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继续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再次担当“开路先锋”,牵引带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截至目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条授权事项落地见效,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重点领域改革亮点纷呈。一些改革事项填补了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立法空白,一些改革事项实现了与境外规则制度的衔接互认……为深圳在新时代推进“双区”建设、“双改”示范注入澎湃动力。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要求各地推广借鉴深圳五方面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这既是对深圳创新发展成就的肯定,也是对深圳继续敢为人先、先行示范的鞭策。

一边是改革攻坚率先挺进“深水区”,另一边是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在深圳蛇口港码头,巨轮穿梭、岸桥林立。以前塞满贴牌电视机的集装箱,如今装着tcl华星的液晶显示面板和各种电子元器件,输往波兰、墨西哥等地的海外工厂生产线。

近年来,深圳积极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境外上市融资、海外研发等,推动与国际投资、贸易等规则相衔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全力打造开放高地,深圳汇集来自全球超16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其中包括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超10万个。

2021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亿美元、三年年均增长10.2%,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也在持续加强,“湾区号”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今年上半年,深圳国际友城总数增至89个,国际友好港26个,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完善。

民生幸福获得感持续攀升

2022年秋季,龙岗、坪山、光明区等三所高中园各3所公办普高学校即将开办,成为本年度公办普高大幅增量扩优的主要“推动力”。

“这两年光明的学位越来越多,学位申请很顺利,我和儿子终于不用两地分离了。”以前,梁先生像候鸟一样,在深圳和老家四川两边奔波;今年8月,梁先生将儿子和妻子从老家接了过来,准备一家团聚。

过去几年,面对学位不足的民生关切,深圳着力开展学位建设攻坚战,规划布局建设四大“高中园”,探索实施“大学区”招生办法,办学质量跃居全国第一方阵,一批教育领域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一直以来,深圳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九大类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近七成。

8月1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三级甲等心血管专科医院揭牌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广东省首家公立三级甲等心血管专科医院在深圳南山诞生,华南及周边地区重症心脏病患者的救治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治疗保障。

目前,深圳持续深入推进“三甲倍增”计划。随着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揭牌,深圳三甲医院的数量由2015年的10家增加到目前的30家。

日暮时分,南山区桃源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渐次热闹了起来:民乐队正在排练新的曲目,刚放学的孩子们来到图书阅览室静静地阅读……

持之以恒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圳选取了一批面向社会开放、设施较为完备、人流较为密集、交通较为便利的场所作为实践活动阵地。全市还建立起了近2000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群众中深入开展文明实践。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几年来,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科学技术馆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首批项目开工建设,“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取得新进展,一批文化惠民基础设施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足。

在勇毅笃行中续写时代新篇章,三年脚踏实地的发展,让深圳在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道路上迈出坚实而有力的一大步。

如今,迈过“不惑之年”的深圳,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赛道上敢为人先、奋勇争先,跑出这一程的“加速度”、跑好这一棒的高质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张绚丽画卷上演绎出更加精彩的“春天故事”。(崔璨)

标签:



推荐more

网站地图